2025年01月18日
微信

专访| “新物种”跨媒介当代艺术展策展人魏言:不应远离神圣性,而是去拥抱它

作者: 石伊泉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11月01日 10:17 |
播放

作为策展人、艺术家兼学者,魏言和大多数艺术家有着很不一样的一些地方。他脱去了一般艺术家的那些敏感和忧郁的气息,保持着对自我认识的深刻探索、对更加崇高神圣性的寻求与实证。

2024年10月19日,《第八届新物种:羽化现场》跨媒介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四川的时代美术馆·成都馆正式开幕。作为此次策展人的魏言应邀接受了我们的专访。

8年前,魏言受邀成为一场跨媒介当代艺术展的策展人。当年,正值新媒体的萌发期,大量艺术家开始尝试与创作。面对这种新态势,生物学的“物种”概念被艺术展借用过来,便有了这一系列跨媒介艺术展使用至今的名字——“新物种”。

努力去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

魏言说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。因为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是存在的,只是暂时无法用此刻的言说去探讨,但总有一天会被完整地整理出来。为此,他坚持做了八年的“新物种”系列策展工作,期望不仅在现场展示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,同时也可以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建构,通过跨界对话、融合来梳理中国艺术的机理。

这期间,他与他的团队遇到了非常多的艰难,尤其是2020年主题为“突变”的第四届艺术展。当时恰好遇上了疫情,面临着外部疫情管控和病毒感染风险的双重压力,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习惯。面临这么多的困难,“新物种”艺术展还要不要做?能不能做?

魏言引用了德尔斐神谕呼吁大家:gnóthi seautón(希腊文,意为“认识你自己”)。

“如果在一片祥和、没有对立面的情况中,人很难真正认识自己;正是在这种突变当中,在人生的激变当中,在高低落差当中,在立场的转换当中,我们才认识了自己。”他分享说。

人和神圣事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?

当提及人和神圣事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时,魏言说:“我觉得神是一种实在性,是某一种维度的存在。人也总是有向这个维度投射自己的意向,或者说让神来贯穿自己。我觉得这是一种自然法则,不是人为的、主观想象的、虚拟构造出来的。宇宙中一直存在的、有灵性的生物都能够与更高维度的东西进行一种神通,或者说是一种相互感应。所以这种神圣性,我觉得只要有生命存在,就能时时刻刻感知到这种神圣性。”

他还特别提到了达芬奇:“我在教学生时,每次都会把达芬奇的画拿出来作为范本。他画的植物、动物、人体解剖都是亲历亲为,在当时那个没有电灯的时代,靠着点几根蜡烛,做了实证的、物理的、科学的一系列研究;也有对生灵、生活的大量观察,而他的这种观察是我们现代人所不具备的。”

随后,他补充到:“文艺复兴时期的经验带有神性。我经常告诉学生,让他们仔细看达芬奇的手稿。虽然这些手稿看上去只是朴素的素描,看着好像只画了一朵花,但我们现代人却达不到。因为我们没有他那个人文的、宗教的神学背景。他在作画时,将自己的灵性灌注到对象中。比如画一朵花,就是在画他自己。我们作为现代人,甚至那么多无神论者,根本体会不到那个维度的东西,也就画不出那种真正打动人的生命体。真正有深度的人、有灵性的人(的作品)非常高级,绝对不是技法这个层面的问题。”

“崇高性和神圣性是生命的重要议题。认识自己,也是透过自己这么一个小孔看到更为宽广宇宙的外在。”他总结说。

“真正神圣性的东西宏大到可以消除一切时间、空间的东西。黑洞、反物质都是实体,它们都存在。今天这个时代人类来到了科技前沿,科学恰好不是让我们远离神圣性,而是可以更好、更直观地去拥抱神圣性。”

另外,魏言肯定了神圣性对自己为人处世、生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。他说:“有两个方面——对他人的尊重和让我保持开放态度。”

对此,他解释说:“比如一位菜市场的小贩、需要扶一把的老年人,虽然我不认识他们,但可以预先建立一种平权的关系、关爱的关系。这不是要刻意的行善,或完成一个任务。而是处在这种状态里,我便能时时去体察他人的需求,这是社会中人与人间的一种基本关系。”这种平权思维也贯穿在魏老师“新物种”八年的策展工作中,“我们一直坚守的就是在邀请艺术家的姿态方面,尽可能尊重学术的平等对话,打破年龄、职业、学科的藩篱,多多邀请原生态艺术家,甚至一些素人艺术家。其实这是很难的一件事。”

“神圣性也让我有了更大的开放性。我去过精神病院考察;(我)把自己的一个160公斤重的作品放置在可可西里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;(我)在日本福岛核泄露期间专门去采集核泄漏空气.....我想我能够做这样的事情,就是因为我意识到了神圣事物无处不在,所以一定要保持谦逊之心,以自己的肉身力所能及地去印证、实证,可以去证实,也可以去证伪。有很多事都需要我用生命体验。”

神圣性与按着道德行善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?

人本身也有道德感,也会去行善,但是神圣性与按着道德行善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?

对此,魏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他认为:“道德是在一种教化层面。比如我们做小孩的时候,父母、老师会对我们说教;而认识到神圣性后,就会有自内向外的行为。来自道德的一些说教是不能够解释背后的原因,为什么要这样,又为什么要那样做。道德甚至会带来一些认知上的误区。就像沈从文的《边城》中写的那样,凤凰古城过去是没有土匪的,有了兵才有了匪。所以,如果抡起道德的大棒,一锤子把错的事打死,这种强制手段的结果收效甚微,并不会让恶习远离我们,反倒造成了顽疾。”

“我们是否应该在态度、观念上去尝试改变呢?所以,我觉得认识神圣性是自内向外的,有了更多开放性通道。道德只是单一通道,反倒造成困境;如果是自发认识神圣性,反而更加开通,更能找到法神之道。”

如何看待AI对艺术的影响?

此外,魏言也表达了他对AI技术的看法。他说:“过去艺术家们曾经因为照相机的发明而宣布绘画死亡,认为他们要失业了。可是事实是绘画非但没有消亡,反倒开启了20世纪上半叶那种狂飙突进的现代主义运动。”

“因为历史的循环逻辑就在这里。当一个新的技术出现将要取代一切时,恰好会催生出我可以称之为‘羽化’的过程,我们的观念、经验会因此而改变。至于未来到底是什么,我们还需要一些更有创造力的人最先去确立它的范式,凭借天才的创造力,为我们开启一个新的时代。我觉得只要有人类存在,艺术就一定还会存在。只要有神圣性存在,人还在一直经验这种神圣性,就有艺术的可能性。”

“不能够也不应当排除AI。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和观测的态度,以及一颗哲学甚至神学的自我暗示。AI是个新事物,必然会带来新的人类的定义、艺术的定义。有些行业会消失,但也会带来新的可能性。我觉得这些都是一种神谕,我们尽可能以开放的姿态去接受它,才有可能找到这个神谕要告诉我们的信息和方向。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,一定不会错的太远。”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